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 爽剧短剧 即将上映

不正视“碎片化”时代,电影会死得很难看

2024-11-22 17:42:15 1阅读

不正视“碎片化”时代,电影会死得很难看

观众愿意通过“情绪”放大一部电影中自己最在乎的部分,然后“阶段认知”折射出这部电影的关键词。假设大家懂得“逆向思考”,就能明白碎片化时代传播的属性不是“艺术”,是“情绪”。

作者 | 摸金校尉

编辑|小白

排版 | 板牙
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

今天我们谈论身处“碎片化”时代的尴尬时,首先要做的不是愤怒面对,而是因势利导。

因为“碎片化”时代是全球文化(东西方)都在面对的一场潮流。

比如在国内吐槽的一些短剧内容和题材,国外,包括美国也有同样的内容,霸道总裁和白富美、离婚XX亿……他们也爱看,这是人性的弱点。

碎片化流行就是人性弱点在文化,尤其是影视文化方面的映射。

它是不可逆的。

它与政治、制度和教育无关,而是和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后达到的民众思想“饱和度”有关。

也就是说,包括电影在内所有的文件载体都趋向于“碎片化”传播。

那么是人们不愿意再动脑子思考了吗?

不,正是因为人们在网络时代接受的信息量太多,以至于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针对某一个“点”进行深度解析,这种“深度”需要的是全民或大多数人形成共识的探寻。

在网络时代,这种探索特质被每天大量的信息掩盖了、冲淡了。

那么人们就只能在繁多的信息量中记住,或暂时记住最吸引自己的内容。那么首要构成的条件是“满足情绪”,满足了情绪的内容才有可能被传播。

“碎片化”电影及短视频、短剧等正是在这种形式下应运而生。

01

问题

今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有个《金鸡电影论坛·编导演论坛》。

论坛上提到一个问题:

“电影如何在碎片化表达的时代实现突围?”

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两件事:

一、“碎片化”时代到来,它不可逆。

二、电影要在这个时代活下去。

现在的人在意的是在单位时间内的使用效率,这是一种生活习惯,也是一种社会发展轨迹。

这种情况下,人们需要去捕捉碎片化种的营养。电影相应地,就需要结合这种趋势将自身提倡的一些美学价值融进碎片化时代,关于这一点,目前依然有很大的空间。

比如2023年大鹏的电影《年会不能停!》,它就掺杂了许多碎片化的叙事。包括今年一些较为成功的电影,如《默杀》等,它在网络传播中也被拆分成很多片段,如“女孩被霸凌”、赵又廷(角色)哭戏、校霸被虐杀等。还有今年年初的《第二十条》,大家在碎片传播中关注最高的是什么?是赵丽颖(角色)被强暴哭诉,还有雷佳音与马丽(角色)幽默对话片段。

单就一部电影的体量在传统宣发中,它作为整体存在的价值没有问题,问题是传播过程中谁能一下记住那么多内容?靠的就是碎片化传播,拆解情节“化面为点”——

不同的观众可以冲着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去看一部电影。

这时碎片化传播乃至碎片化拼接情节的方式就值得肯定,因为它在引导观众走进影院感受自己期待的故事。

现在很多电影前期宣传都在通过“碎片化”传播搞营销,当然,最终结果还是要看电影本身的品质,但不可否认,这种传播趋势是未来的主流。

如果单就上述任何一部电影的一场短视频营销看,这些片段都可以理解为一集短剧。短视频中的内容聚焦在某个情景内的某个话题。这样比喻也许更容易理解在碎片化时代,电影营销乃至电影创作的价值——

永远不要忽略“娱乐”是电影的第一属性,其次才是文化、艺术等叠加属性。

承认这一点并不难,难的是如何“顺从”或迎合它的属性。

更重要的是,承认观众对“碎片化传播”的情绪价值,观众掏了钱,就要满足观众的情绪。大多数电影想要拓展市场,赢得认可,“碎片化”是目前唯一值得学习、借鉴的重要手段。

如果达成这种共识,接下来则要解析观众,乃至社会民众汲取信息的生态现状。

02

注意力

“争夺注意力”从来都是平台和平台、产品和产品之间永恒的战争。

社会心理学中对“注意力”有一个词叫“片面认知”,具体到生活中也有实例:

原来我们在家里又看电视又看手机,父母长辈会说“不务正业”。

现在呢?

他们都看6屏了:

刷朋友圈、玩某音、看短视频……我觉得人类大脑开始格式化了,简单地说网络信息时代里,大多数人的脑子形成了“网格”,每一格都有相应的填充物,可以是旅游、美食、游戏,也可以是电影、电视剧和短剧。

基于全球第一的智能手机用户基础(人口基础太大),中国可能率先开始“格式化”,美国紧随其后。他们的社交媒体内容更繁杂,包括宗教、政治、艺术、两性情感、旅游娱乐、美食观点等等,一天下来接收的信息量更杂乱。

碎片化时代比电影碎片化创作更“离谱”也更有代表性的就是游戏的热销,它本身无论观看还是使用都是纯粹的“碎片化”模式,所以在这个时代,游戏卖得比电影好,它符合不同国别、年龄、性别和阶层的所有人的使用习惯。

如果你身边有玩游戏的人,稍微注意一下会发现,他们在玩游戏时全神贯注,尽力屏蔽周围一切干扰,比如不接电话、不回信息,有什么事等“打完排位”再说。

反观电影,我们也有一个不容易量化,但同样很具象的指数:

你在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看手机?

如果观影全程没有看手机,说明这部电影很不错。因为观众真的可以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90分钟的时长内,它的“争夺注意力”或“片面认知”就是成功的。

这种成功同样体现在碎片化营销中,每部电影都在想如何“争夺注意力”,然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千篇一律的营销套路中。不过至少大家都对碎片化营销重视起来了,短视频推广成了宣传的标配。

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个原则:

在碎片化传播时代,一切都只是为了适应时代所采取的方式。

就像有人说电影院会不会KTV化?

确实可以。

十几二十年前年轻人流行的东西,现在照样流行。

KTV下午三四点的时段最便宜,大家去玩还有各种吃喝“礼包”,人家充分利用了理论上的“废场”开发商业价值,电影院现在也一样。

如今全国各地的电影院,只要不想躺平,都会在理论上的“废场”时段挖掘商业价值,午睡服务、脱口秀、观影团、剧本杀、公司团建培训、单位文艺活动、名家育儿培训……影院也在适应“碎片化”时代,努力寻找新的生存之道。

看,它们也在“争夺注意力”。

所以我们现在不是在讨论“碎片化”该不该出现,它已经出现了。

只不过依然有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。

03

意识

在碎片化时代,电影乃至其他一切文化产品需要调整的内容太多了。

比如从电影项目研发阶段,主创就要注意适应这个时代的文化及观点传播特质。

如前所述:

一部90分钟的电影在放映时,如何做到让观众不看手机,全程沉浸在故事中?

直观地说,这部电影需要制造一个又一个高潮,诱发观众一次又一次关注。

举个国产电影的例子:

《夏洛特烦恼》

它是喜剧片,无论后来网评侧重的观点如何,比如“渣男”或“假设人生重来一次”,抑或“少年夫妻老来伴”等等。当年观影时,很多观众确实被影片中一次又一次笑料和爆点吸引。如果你错过一次,就失去了一次“笑”的机会。然后,观众被故事引导到一个严肃的关于爱情与陪伴的主题。

今天我们大谈特谈流量、大咖等支撑票房的种种因素时,千万不要忽略在2015年上映的这部电影,当时“沈马组合”可没有今天的业界地位。

再说一个“碎片时代”传播的经典案例:

《牧马人》在某音出圈。

这部四十多年的电影本身是一部“伤痕文学”,它通过男主的坎坷反映出的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剧。那它在2019年为什么能在短视频时代破圈?“碎片”聚焦于“爱情”——

“一辈子又怎样?我陪着你啊。”

以及那句“老许,你要老婆不要?

即便在今天,我们刷到相关演员的弹幕,依然会有网民“弹”出这句话。

专业人士对待这种传播态度不一,有的确实在学习,有的依然表示无法理解。

但创作,一定要参照作品本身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传播特点才有可能“争夺注意力”。

前面提到《默杀》,它契合了这两年屡见不鲜的校园霸凌事件,以及对“未成年恶魔”的愤恨不甘。那么它的碎片化传播聚焦就更明显了——

你笑,她死。

你死,我笑。

情绪价值拉满,就是这么简单粗暴。

观众愿意通过“情绪”放大一部电影中自己最在乎的部分,然后“阶段认知”折射出这部电影的关键词。假设大家懂得“逆向思考”,就能明白碎片化时代传播的属性不是“艺术”,是“情绪”。

这与某瓣打高分,现实中票房惨淡不是一个概念,更不是赢了口碑,输了票房的自我安慰。

最终,商业价值完胜一切。

我们在“毒”的基础上也在“读”一个时代的文化传播特征。在不指责观众认知“浅薄”的同时,也希望帮助一个行业梳理未来的发展态势并做出相应建议。

前提是大家已经具备了这种意识。


    扫描二维码打开

*
*